首页

广州女娲女王

时间:2025-05-25 10:45:18 作者: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米天明受贿案一审开庭 浏览量:52430

  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家家都有一本账,上面写了衣食住行,还有投资消费。对于国家这个“大账”来说,同样也有一个账本,上面的项目更多,更全面,这就是财政收支。

  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9%。这种向好的态势能否持续?国家的钱还将投向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财政部。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当前,各方高度关注财政收支运行。今年前三季度有哪些特点?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与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相适应。财政支出进度合理加快,其中,8、9月份全国财政支出分别增长7.2%、5.2%,明显高于今年前7个月3.3%的累计增幅,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投入得到有力保障。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保持正增长,近半数地区增速达到两位数。总的看,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为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词是“加力提效”,三个季度已经过去,力是否加到位?效能是否提高?未来政策的空间在哪里呢?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聚焦创新引领,聚焦民生保障,聚焦经营主体,聚焦扩大内需。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1.15万亿元,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加快培育和发展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消费增长点。下一步,财政部将着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

  今年四季度,我国将增发1万亿国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那么这1万亿元,怎么用?如何管?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受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增发1万亿元的国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能够有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补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短板,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财政部将加快资金的下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压实监管责任。促进国债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无论是1万亿元的国债,还是减税降费、民生支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分投入,都写在了国家账本上。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国的家底会越来越厚实,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刘颖 王楠 薛斌 王子新)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重磅微视频丨人民军队淬火成钢

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举行记者会。杨合庆在会上介绍说,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按照党中央部署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起草了能源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但必须清醒看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深入学习领会这篇重要文章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聚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这个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百年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与卢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外贸大臣会面

日内瓦爱梦成真基金会主席克里斯托弗·斯塔克伯格表示,近年来中国科技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推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同时,中国愿意在双边或多边层面上与其他国家或机构分享现代科技成果,如绿色科技、教培技术等。“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在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制定监管政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积极推动监管领域的国际合作,这有助于防止新技术被滥用。”斯塔克伯格说。

中国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在双方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拜登评价说,美日关系在过去三年已转变为“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防务合作、经贸交流与民间交往三方面,被拜登作为此次会晤的成果专门在讲话中提及。

习近平将举行仪式欢迎塞拉利昂总统比奥访华

3月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4日,福岛地方法院就日本居民和渔民要求停止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诉讼举行第一轮口头辩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